“消失”的百货商场
07:06百货商场为何频频闭店已经经营了30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将于2
2023-08-11百货商场为何频频闭店
已经经营了30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将于2023年8月31日营业结束后正式谢幕,终止经营。
在不少上海人眼中,太平洋百货是上世纪90年代魔都最红的商场之一,很上档次,当时店里经常播放的歌曲《宝贝对不起》还引发一连串都市传说。太平洋淮海路店也曾经是年轻人约会逛街的“胜地”。
(资料图片)
其实,不只是太平洋百货。在上海许多老牌百货都面临同样的命运。2020年,运营了17年之久的巴黎春天百货虹口店宣布关门结业;2022年,上海有超过40家百货商场分别发文告别;今年年初,在南京东路开了26年的置地广场也停止运营。
对此,中国商业经济协会的副会长齐晓斋表示,合约到期只是百货商场闭店的表面原因。深入来说,百货商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才是关键因素。“30年前的建筑设施无法承载现代的客流量,没有停车场,单层面积狭小”等因素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主任劳帼龄表示,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百货业态的发源地。上海百货业的始祖,就是南京路四大公司之一的先施百货公司,它诞生于100多年前的1917年。改革开放后的1995年,上海又诞生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百货商厦——浦东第一八佰伴。而如今,伴随着实体商业“一大一小”——购物中心、社区便利店对百货业态的双重夹击,以及电商对店商的不断分流,百货这一实体商业的鼻祖业态正不断面临颓势。尽管品牌方和消费者两方面对百货店都有需求,但百货业态确实到了需要突围的时候。
今年的1月份,上海市公布了最新的上海商业空间的布局规划,整个商业空间是8816万方,到2025年计划达到1亿万方。百货商场的倒闭是商业“饱和”的表现?在齐晓斋看来,不断增大的总量还未到达饱和,关键在于商业结构的调整。商圈多了,对消费者是好事,在家门口就能买得到想要的东西。但对于商家来说,商圈跟商圈之间、商店跟商店之间竞争激烈了。
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贾利军看来,“消费永远不会消失,但是消费的具体内容它会发生变化,通过研究、预判、升级,才能让商圈跟上时代的发展。”
传统百货如何华丽转身
随着互联网电商以及新兴消费模式的出现,包括太平洋百货在内的多家传统百货近年来都相继谢幕或寻求转型升级。贾利军表示,“过去说百货,它承载的是一个社会功能的节点,一个大集散性的商场,我跑一家店就能够把这些消费欲望。”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们不光有线下实体这样的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网上的购物平台在全面满足消费欲望更具优势,线下百货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功能升级。
齐晓斋列举了两种百货商场的成功转型方式,一种就是购物中心化的百货,购物中心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说八佰伴、新世界城、大丸百货;还有一种,百货商店开到购物中心里边的,“比如说像老佛爷跟陆家嘴中心”。
“传统百货的转型并非说是全部百货商场全都变成另一种购物中心”劳帼龄强调,要用清晰的定位在差异化竞争中赢得立身之地。现在很多新的购物中心开业的时候,不再仅仅只是说为开一家商场而去设计一个商场,“它是一个组合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上海不少传统百货企业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年轻人。年轻人容易被吸引,创造消费的机会也更多。
百货业态要突围,首先要找准目标市场,定位更加清晰。上海拥有常住人口近2500万人,完全可以进行市场细分:银发族、残障人士、母婴、Z世代……定位清晰的专业、主题店能让消费者不断做回头客,一去再去。
此外,“上海的零售业态可以高大上,也需要生活气,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劳帼龄认为,上海零售业的数字化仍有深化空间,就像街边的夫妻老婆店,一旦全部“触网”,或许隐藏着新零售的下半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